“流动科技馆”送科普进社区
让小朋友们身处其中,亲身体验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思· 睿格尔的“从众效应”;由“白纸显字”,引出酸碱化学知识的讲解;探寻真伪科学,为青少年播下科学求知的种子。近日,浙江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成员在下沙街道早城社区的活动室里,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难忘的“科学之旅”,丰富孩子们暑假生活。
钱塘区科协联合省级科普基地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举办“科普进社区”活动,暑期实践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,将实验室的科普仪器带进周边社区,开设“流动科技馆”,进行了为期两天的“培养科学精神,防范邪教侵害”的宣传。
“大家有关注最近下水的中国第三艘航母吗?它被命名为福建舰背后的深意是什么?福建舰上最先进的技术是什么?”活动中,在带领孩子们了解中国航母发展史的同时,实践团成员还带领同学们制作简易航母模型,感受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中国航母发展不懈探索的宝贵精神。孩子们还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完成了火箭模型,并展现自己的成果。
据介绍,浙理工理学院依托学院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学科资源特色,致力于发挥理学院独有学科“物理学”、“心理学”的优势,以科普基地为平台,以科学传播与普及为己任。通过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讲解、有趣的科学小制作传递科普知识。
“接下来,我们还将与各高校合作,将更多特色科普资源送到中小学生身边,让他们开拓视野,激发中小学生学科学、爱科学、探索科学的兴趣。”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钱塘区科协)